第(2/3)页 “——自代地入继大统之后,先帝也曾说过:太祖高皇帝白马誓盟,是为我汉家万世计,绝不可弃之、悖之。” “故自先帝以降,我汉家,至今都不曾有过异姓而王者。” “便是分封彻侯,也都是以分封诏书,于朝议之上三读三宣,得朝野共与,方得成行。” 这番话,天子启说的脸不红心不跳,好似半个假字儿都没有。 但刘荣终归是年轻了些,脸皮到底还没那么厚。 听皇帝老爹说‘自先帝以来,汉家始终在贯彻太祖皇帝白马誓盟’时,刘荣只颇有些害臊的低下了头,又轻咳两声,以掩饰心中的尴尬。 非刘氏,不得王——那确实。 除去太祖皇帝年间便得封,且具备‘吴王夫差血脉’这一特殊政治原因的吴氏长沙国之外,自先帝至今,汉家确实没有新封任何一家异姓诸王。 就连宗亲诸侯,都是严格按照朝议三读通过,天子、太后、丞相三方用印的完整流程进行。 但封侯嘛…… “合着章武侯、南皮侯,都是我汉家的功臣咯?” 如是腹诽一声,刘荣便抬手提笔,佯装做笔记的样子,实则,在暗下吐槽起老爹的厚脸皮。 ——当朝窦太后的手足兄弟:南皮侯窦长君,章武侯窦广国,那是连先帝都亲口承认过的外戚恩封侯! 而太祖高皇帝白马誓盟,非有功不得侯中的‘功’,指的是实打实的军功! 自太祖立汉,一直到先帝入继大统,除去诸吕那些个不被承认合法性的王、侯,汉家只出过一例没有军功,却也得封为彻侯的个例。 ——刘汉第一任少府,梧齐侯:阳城延。 作为前秦军匠,阳城延唯一的本领,就是督造匠事。 而让阳城延,在开国那个卧虎藏龙的时代,也能跻身于元勋功侯行列的,也同样是督造。 阳城延,是汉未央、长乐两宫的副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是丞相萧何,也只是挂个名,出事儿了担个责、没出事儿分点功劳的性质。 你能说什么? 是,人家确实没有军功。 但人家把汉家的两座皇宫:长乐宫、未央宫给督造出来了; 象征性封个食邑五百户的小侯国,以酬其功,有问题? ——甚至就连阳城延这五百户食邑的梧侯国,在如今汉家都饱含争议; 争议点除了这个侯国,是孝惠皇帝驾崩之后,由吕太后设立,便是阳城延得封为侯的‘功’,并非是太祖高皇帝明确规定的军功。 只是到了先帝自代地入继大统之后,汉家的爵位…… “晁错的‘功劳’啊~” “先是一手输粟捐爵——无论谁人,往边塞边军送批粮草,便可得进爵;” “先帝、当今也都不含糊,三不五时找点由头,便‘加天下为人父者爵一级’。” “贩夫走卒都能有个公乘、五大夫的爵位,秦的军功勋爵,到如今都快烂掉了……” 御榻一侧,刘荣腹诽起自先帝入继以来,汉家的爵位越来越不值钱,甚至就连彻侯之爵,都越来越容易获得; 而在御榻之上,天子启也表明了态度:丞相府拿出来的草案,真的只是‘草案’。 有意见没意见的,大家伙都说一说; 有意见,咱们就早点聊、早点改,别等回头诏书都用了印,才卡在三读的环节。 有了天子启这番表态,功侯百官也都当下了然:这事儿,天子启是真的要‘民煮’,而非披着‘民煮’皮的独断专权。 于是,在大家的默契下,丞相长吏也不再停顿,而是将后续内容直接全念了出来。 “太尉绛侯周亚夫,于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过程中,先驻兵昌邑,与睢阳互为犄角,分担睢阳的防守压力;” “随后又奇兵突袭淮泗口,一战而决此战胜败。” “后又于昌邑,挡住了吴楚三十余万大军的强攻,今更分兵于关东各地,以荡平吴楚溃兵散勇。” “——故丞相与朝臣百官共议:吴楚乱平,太尉绛侯周亚夫,当居首功!” “奉陛下、太后诏谕,以奉常探查堪舆,择定:加封绛侯周亚夫,为条侯!” “食条邑民七千四百一十户邑,合绛侯邑八千一百八十户,共……” “共…一万五千五百九十户……” 哗! 丞相长吏此言一出,殿内众人无不哗然! 倒不是说,天子启这‘为彻侯加封第二个侯爵’的操作,有多么出乎百官的预料。 而仅仅是那数字——一万五千五百九十户,让在场众人无不惊掉了下巴。 一万五千多,快一万六千多户! 要知道开国初,酂侯萧何食邑不过整万户,留侯张良也同样食邑万户; 便是方才,站出身试探刘荣深浅的平阳侯曹寿,乃祖平阳懿侯曹参,也不过是因为平阳气候稍有些欠佳,才得封一万零六百三十户食邑! 除去这三人,汉家后来又出了两家万户侯。 第一家,是赵王张耳的继任者张敖,以失去整个赵国、失去赵王之位为代价,换来了个食邑万户的宣平侯; 第二家,便是周亚夫的父亲:绛武侯周勃,先为太祖高皇帝封为绛侯,食邑八千一百八十户,之后又被入继大统的先帝补齐,溢封至万户。 没了! 就这五家! 自有汉以来,得封食邑超过万户的,就这五家! 其中,酂侯、平阳侯、宣平侯三家沿存至今,是仅存的三家万户侯; 留侯张良的儿子:二代目留侯张不疑,于先帝五年因罪失国,留侯国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