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历史上的英荷战争不仅影响了整个欧洲格局,同时也影响到了东亚局势。 在东亚,英国采取了和明郑王朝合作的策略,而尼德兰因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因素,开始和满清合作,另外尼德兰也是唯一可以和德川幕府交易的西洋势力。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尼德兰想要反攻,就派人联合满清,一起打台湾灭掉郑氏。 满清这帮啥也不是的犊子,为了消灭大明的最后一丝残余力量,自然乐于接受。 双方最终达成了初步的合作,还签订了一份军事协议,由汉奸靖南王耿继茂,闽浙总督李率泰二人在协议上签字。 (本书中,耿继茂他爹耿仲在辽东大战时当了明军俘虏,被手办大师李廷表剥皮实草做成了人形标本; 李率泰则跟着洪承畴到了东胜神洲,受封大东国定北王......) 清荷联军成立后,随即兵分三路向金门、厦门地区的郑军发起进攻。 金门海战郑军取胜,降清的陆路提督狗汉奸马得功兵败自杀。 然而此后,在汉奸施琅的带领下,清军接连取胜,郑军无奈退至铜山地区。 而后,清荷双方就下一步进攻目标起了争执,开始出现了狗咬狗局面。 东印度公司意图直指台湾,但耿继茂和李率泰这两个汉奸主帅认为应该先克铜山,以免在进攻台湾时腹背受敌。 最终双方咬累了,争执不下后军事合作遂告终止,各自拍拍屁股散伙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尼德兰人认为鞑清做事太磨叽了,打台湾的战事拖的越久,东印度公司往里填的钱就越多,算到最后可能会让公司亏本。 处于利益考虑,得不偿失,因此早早的收手了,彻底放弃台湾殖民地。 而鞑清一直想劝降郑氏,前前后后几十年一共谈了九次,向郑氏开出了各种条。 从登岸、剃发、易冠、称臣、派质子入京等条件,一直谈到不登岸、不剃发、不易冠、不称臣入贡即可等等,后因局势变化而强行攻打。 在这个时空,没有明郑势力,也没满清势力,日本更是在搞内战。 在整个东方,只有大明日渐强盛,尼德兰人将要全力面对英国佬,不得不来和大明搞结盟,依靠大明维护东印度公司在南洋的利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