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战长沙(六)-《1852铁血中华》
第(2/3)页
在韦泽看来金属子弹出现前,把大量技术力量与精力物资投放在各种过度产品上是一种可耻的浪费。所以韦泽选择了米涅步枪作为自己尽可能完成的制式武器。
米涅步枪是一种前装燧枪,枪膛内带有三条浅浅的膛线。这倒不是最主要的,这种武器中技术含量的两大难点之一就是圆头柱壳铅弹。这种子弹比步枪口径略小,一举解决了旧式步枪的前装子弹时,由于子弹过大导致塞不进去枪管或堵塞枪管的尴尬情况。米涅弹可以很轻松的用推弹杆推入枪膛,大大提高了射。该弹在弹体周围车以螺纹以配合膛线,螺纹中间以动物油填塞,子弹的底部使用软木材料。射击时,火药气体冲击软木,软木受瞬间冲击后猛然撑大子弹,由于子弹被撑大.所以在射瞬间就可以依靠枪弹本身完成膛室的密封而不会泄露火药气体导致枪弹的动能丧失,这样就解决了旧式前装枪的膛室密闭问题,大大增强了枪支的射,射程,降低了炸膛的危险性。
网络上排队枪毙的爱好者们写过很多图文并茂的土法生产米涅步枪的帖子,而且这些帖子都经历过大量的反复讨论,甚至有不少人进行过实际操作,把实战图片乃是视频都给放上去了。韦泽要做的就是尝试着把这些人的实践变成现实。
欧洲的军队早就完成了燧枪的普遍装备,满清的军队却还是使用火绳枪。燧枪的火装置制作起来比较困难,韦泽并非是这种武器的狂热爱好者,所以他只能大概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真正的燧枪的打火装置到底是什么模样,他也不甚清楚。
但是在永安的时候,韦泽在伏击清军运粮队的时候,从黄马褂那里抢到了一支双筒燧手铳。打那之后,韦泽就经常的拆卸这支枪,对其内部构造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图纸早就画过多次,军工部门的那帮人也都研究过多次,用木头雕刻的一比一模型更是做过多次。此时终于轮到大家开始尝试着仿造了。
韦泽在郴州听说有位会炼钢的高手铁匠,就偷偷把这人给“请”来了永兴。那位高手开始炒钢的时候,韦泽已经带兵出去了。见陈哲来汇报板簧已经做好,韦泽就知道那位高手还真的是名至实归呢。
如果按照工业化的生产,制造枪管需要先冶铁。再制作出铁片或者铁管。韦泽倒是把这一步给省了,直接把火绳枪的枪管加热,用铁锤捶成铁条就能用在制造新枪管上。清军的火绳枪有个问题,就是喜欢做的又细又长。理论上身管比例大,射程也会高,但是这也就是个理论结果。实际结果是,这种火枪经常炸膛。韦泽他们即便是对清军报废的火枪,也会把枪管取下来,所以部队收集了相当多的可用之才。
韦泽采取的是非常保险的枪管做法,先取一铁板条,锤成薄片,把长边卷在一根长的圆柱上,成为长管,使边缘略微重叠,随后将两边焊接在一起。
这只是开始,接着再取一条锤成细长条的铁片,两边都专门锤薄,把这条铁片缠绕在最初制成的圆管上,让捶薄的两边互相重叠,最后把这边缘给焊起来。
因为一支枪管是内外两层,内壁的的焊缝是纵向的,而外层的焊接则是横向的,所以这种枪管非常结实。虽然设计起来很简单,但是后勤部队的配合铁匠们失败多次,花了两天才算是造出了第一支枪管。
膛线是在木制拉床上加工的。刻了螺纹沟槽的膛线导轨通过两个内有凸榫的,口径与比导轨略大些的圆环拉动,那么这凸榫在经过螺纹沟槽滑动时,就会迫使线膛导轨根据其上的螺纹旋转。把一根细长钢柱安装在导轨前端,穿过枪管,另一头上装上刀片,刀片的高度略高于枪管内壁,然后拉动导轨,刀片就会在枪管内壁上刻上膛线。拉完后,调整导轨的高度,在原位置上重复拉制,把膛线逐渐加深,反复拉制二十几次后,一条膛线就拉好了。然后,钢管旋转12o度,继续拉第二根膛线,三根膛线全部拉完,这根枪管才算真正制作完毕。
刀片是那位会炒钢的高手做出来的高碳钢,这高碳钢的质量实在是不咋样,只弄拉完了一根枪管,上面的棱角就出现了一个缺口。不过韦泽也不在乎这件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