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电子研发中心-《穿越八零多张床》


    第(2/3)页

    地下部分设计成四方形的地下建筑,地上部分的外观为圆形的塔状建筑,共计100层,在大楼的八个角上各设四部电梯,大楼外部为圆形,顶部逐渐收缩,整体呈圆锥体,内部则为方形,设几十部高速电梯。

    整体来看,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地下部分驮着一个高耸入云的圆锥体。虽然看似简单,却内藏玄妙之处。

    大楼与底座之间镶嵌着上千根巨型的承重弹簧,这是最新的设计和建筑工艺,可以抵挡十二级以上烈度的地震,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看似一体,实则是软连接,来自地下的震动和来自大风的推力都会被轻易的化解,不会对整栋大楼造成任何的损伤。

    圆锥形的塔楼,对来自任何方向的空气推力都是最小的阻力,能有效的减小风灾对楼体的破坏。

    整个楼体的外墙铺设最新的科研成果,太阳能电池板,此时的光电转换效率还不高,只有12%左右,可胡星河看重的不是真能发多少电,而是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现在别说全国了,就是全世界也没谁在大楼上铺设这玩意啊!自己如果最先投入使用,就会逐步带动太阳能科技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这是一个产业啊,你想想中国发展光伏发电的前景,那么多的沙漠地区如果都铺设上太阳能电池板,那是什么概念?

    当然,现在国内还没有这个概念,也没有这个产业,国外正在全力提高光电效率,而我国只有少数的研究所在实验室里鼓捣,根本就没有企业来搞这个东西。

    太阳能发电的起源在于1973年10月的中东战争,它引发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

    许多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加强了对太阳能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在世界上掀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热潮。

    当年,米国政府就制定了阳光发电计划,太阳能研究经费大幅度增长,并成立太阳能开发银行,促进太阳能产品的商业化。

    1974年,日本政府也很快制定了“阳光计划”,对本国的太阳能研究利用给予大力支持。

    世界上出现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对我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75年在河南安阳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太阳能利用工作经验交流大会”,推动了我国太阳能的发展。

    太阳能研究和推广工作随后纳入了我国的政府计划,获得了专项的经费和物资支持,由于国家的经费不足,传统的能源都还没有开发出来呢,先搞太阳能?自然就进展缓慢了。

    虽然现在这座大楼上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必须进口,可胡星河不在乎钱,他就是要让有关部门看到这个行业的潜力,希望他的这个举动能对他们有所触动,能把国内的太阳能产业尽早的催生出来,实在不行,自己搞,反正技术正在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研发,咱们现在搞也不算晚。
    第(2/3)页